服務熱線:021-56572786 13816130886
CMA室內空氣檢測-汽車檢測-公共場所衛生檢測-裝修甲醛污染檢測-室內甲醛檢測 測甲醛 水質檢測 潔凈室檢測
上海市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地 址:上海市普陀區真北路電 話:021-56572786郵 編:200030Email:hrcoo@hrcoo.com網 址:www.cqnetbar.com
4月9日,國家質檢總局官員透露,檢測體系將走向市場,現在70%的檢測機構都是國有的,要對其進行股份制改造、組建集團,引入資本以及第三方檢測機構。這也意味著,檢測行業由國有機構壟斷的局面有望改變,第三方檢測市場或將迎來重大機會。
在千億規模的檢驗檢測市場中,非國有檢測機構所占市場份額僅為10%,上述檢測機構改革及市場放開無疑令其迎來機遇。但對于觀望中的資本來說,這塊蛋糕到底如何分,往后會否出現新型的壟斷,還需要細化的改革措施打消憂慮。
其實早在3月11日,上述檢測機構改革便已正式開啟。當日,中央編辦、質檢總局聯合下發國務院同意的《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稱,在明確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功能定位,推進部門或行業內部整合的同時,也將推進具備條件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與行政部門脫鉤、轉企改制;此外,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整合也將推進,并支持、鼓勵檢驗檢測機構并購重組,做強做大。
去年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整合業務相同或相近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此次發布的《意見》正是對中央精神的細化和實施,同時契合國務院的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
《意見》還稱,到2015年,要基本完成事業單位性質的機構整合,工作基本到位,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形成。
國家質檢總局下設檢測機構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這次改革意味著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事業發展模式,也將轉變為產業發展模式。其中包括兩類機構:一是公益性政府檢驗檢測機構,二是盈利性社會檢驗檢測機構。
公益性政府檢驗檢測機構將為政府監管和政策法規建設提供支撐,為重大國計民生檢驗檢測提供技術支持,對社會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盈利性社會檢驗檢測機構則將研究先進的測量科學技術,依據技術標準、技術法規等對商品性能進行市場化檢驗檢測,根據數據對商品質量的符合性做出科學、公正的合格評定。
當前,70%~80%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擁有政府背景,其資源配置主導權在政府手里。雖然也出現了一些民營企業和外資檢測機構,但是檢測行業的大蛋糕基本被政府主導的檢測機構控制,非國有檢測機構所占份額約為10%。
但同時,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正在超速發展。據國家認監委統計和預計,2013年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為1678億元、2014年為2105億元、2015年為2574億元。
第三方檢測市場或重生機會
有外資背景檢測機構的負責人表示,根據以往的歷史經驗,如果行政權力被剝離,剝離后的檢測機構被吸入到另外一種由政府部門控制的集團中,這個市場將仍然被壟斷,甚至比現在的壟斷更甚。
“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對這一行業的市場化進程破壞力極大,其結果可能是使行政改革本身成為犧牲品。一個以行政手段扶持的、在一個由壟斷性國企控制的壟斷市場上,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是不能起作用的。這是業界更為關心的一個趨向。”上述外資檢測機構負責人說。
另據中國歐盟商會相關人士介紹,檢測實驗室的監管機構通過中國計量認證,對同一公司在全國不同實驗室的每一項檢測方法與檢測產品逐項進行行政審批,因此所有外資競爭者都必須向各省地方質檢部門申請獲得中國計量認證體系的認證。流程不透明、地方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實施政策不明確、申請過程耗時過長等,加重了外資質量與安全檢測機構的運營負擔。
與此同時,業界還擔心,相關監管機構通常會借機對新產品開展強制性檢測和認證,并擬定一份允許從事相關檢測的“推薦”的檢測實驗室名單;而選擇實驗室的過程和入選標準缺乏透明度,獨立的提供商往往被排除在推薦實驗室清單之外。
在改革中謀發展
國有第三方檢測機構在有其自身優勢的同時,其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問題:首先,我國國有檢驗機構是由政府及各個行業的職能部門為適應經濟發展及社會需求而投資建設的,注定其受行政區域建制和行業部委建制的影響,其業務主要集中在某一行政區域和某一行業發展,無法跨行業、跨區域經營。其次,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第三方檢測機構也逐步被推入了市場,加之檢測機構的增加、檢驗能力的比較等因素,從而使機構間的業務競爭也變得異常激烈,而原來的國有檢測中心的人員依舊是服務意識薄弱、溝通能力差,以及長期形成的長官作風,為機構本身的生存發展設置了障礙。第三,我國第三方檢驗機構實驗室由于長期以各自業務為主,缺乏彼此間的交流和合作,使得我國實驗室資源分散、整體競爭力差,某些行業檢測機構嚴重缺失。這些因素都造成了我國國有檢測機構在應對同行競爭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國有檢測機構未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國務院58號文件明確鼓勵發展第三方測試服務行業;政府職能轉變,開始購買檢測服務;國家隊事業單位改革的推進;7.24國務院常務會議相關精神,質檢系統要主動推進改革,促進貿易便利化、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以上這些都將為國有檢測機構發戰帶來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