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021-56572786 13816130886
CMA室內空氣檢測-汽車檢測-公共場所衛生檢測-裝修甲醛污染檢測-室內甲醛檢測 測甲醛 水質檢測 潔凈室檢測
上海市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地 址:上海市普陀區真北路電 話:021-56572786郵 編:200030Email:hrcoo@hrcoo.com網 址:www.cqnetbar.com
然臺風“潭美”讓福州這幾天的天氣涼快了許多,但是午后的溫度依然頻頻超過32℃。這樣的天氣,有車一族很容易掉以輕心,認為車子隨便停放在哪兒都不怕曬。是否真是如此?為了一探究竟,我們準備在正午時分把三輛情況接近的車子,停放在不同的環境里,觀察車內溫差會有多少。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汽車暴曬后,甲醛濃度會急劇增加”的說法,為探求事實真相,我們同時進行了另外一個實驗,在每一輛實驗車輛上放置“甲醛測試液”,看看溫度越高的車輛,是否甲醛濃度越高。
實驗
【實驗工具】3輛行駛公里數接近的車子(均為新奇特2007年前后購買的工具車)、3份甲醛檢測液和3個空氣溫度計。
【實驗設計】為確保實驗車輛所處環境的空氣溫度和地面溫度均相同。我們在實驗地點內,相隔不超過20米的范圍內,選定了三個不同的停車環境。分別是,A車停在露天停車場,B車停在樹蔭下,C車停在地下車庫。
接下來將溫度計和甲醛檢測液分別放置在3輛車上,讓太陽“烤”兩個小時后,觀察車內溫度的變化,并檢測車內甲醛含量。
僅隔3米的兩輛車有無大樹遮蔭車內溫度相差6℃
實驗開始的時間是8月20日中午12:30,我們測得的空氣溫度為32℃,地面溫度為38℃,所有實驗車輛上的溫度與地面溫度十分接近,均為38℃。放置好實驗測試工具之后,密閉兩小時的“日光浴”馬上開始。
兩小時后,14:30我們所測得的實驗車輛車內溫度分別為:A車45℃、B車39℃、C車33℃。
由于受臺風天氣影響,空氣溫度還不到“炙烤”的程度,經過兩個小時的“日光浴”后,初進車內也沒有“讓人窒息”的感覺,但不同的停車環境依然讓車內溫度相差很遠。其中,露天裸曬A車和地下車庫C車,溫度變化最為明顯,兩個小時后,A車的車內溫度升高了7℃,而C車的車內溫度不升反降了5℃。
出人意料的是,停在樹蔭下的B車,它和露天裸曬的A車,兩車僅隔3米,兩個小時后車內溫度相差了6℃。
實驗證明,陰涼的地方是停車首選,比如停在地下車位或涼棚里,即便是多走幾步路,也是值得的。樹蔭下倒是涼快,但需要注意樹上掉下的樹葉、果屑、樹膠以及鳥糞等。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占點高樓大廈的小便宜,停在它們投下的陰影里。當然也要先看好太陽的角度,停在至少幾個小時都曬不著太陽的地方。如果實在找不到陰涼地,不得不在露天停車時,停車方向也是有講究的。在沒有遮擋物的情況下,盡量將車尾朝著太陽,然后在前后擋風玻璃處放好遮陽板,也是有點效果的。如果安全條件允許,不要把車窗關死,稍稍留條縫隙,有利于空氣對流。
溫度越高甲醛濃度越大車內甲醛濃度與溫度息息相關
與溫度同步進行的另一個實驗是車內甲醛測試實驗。
首先,我們專門選擇了3輛使用年數接近的工具車,以保證車內的初始甲醛濃度接近。其中,A車和B車均使用了7年左右,C車使用了3年。
兩個小時后,我們發現,裸曬的車輛溫度最高,為45℃,甲醛吸收劑溶液在吸收了10分鐘測試環境的空氣后倒入顯色劑中,液體呈現墨綠色,對比試紙得出,甲醛含量為0.6毫克/立方米。而停在地下車庫的C車車內溫度為33℃,是3輛車中溫度最低的,雖然使用年數最短車子相對比較新,但其甲醛檢測液的顏色最淡,甲醛含量為0.05毫克/立方米。這也恰恰驗證了車內甲醛濃度與溫度息息相關,溫度越高甲醛濃度越高。
新奇特謝嘉告訴我們:“車內的甲醛主要來自于膠水,溫度越高,甲醛等有害氣體的釋放速度就越快,由于甲醛的沸點低,遇到高溫其釋放量要比平常高出20%至30%,這也是為什么暴曬過后,車內甲醛的濃度會越來越高的原因。”
通過實測,我們發現暴曬之后的車內環境的確相當惡劣。
更可怕的是,車內的有毒物質很多都是看不見的,甚至是聞不著的,經過“日光浴”之后,這些有毒物質隨著高溫一起在車內肆虐,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因此,對于暴曬后的車輛,我們都要盡量抽出時間做好通風散熱的工作,不要一上車就開車走,用車時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將車內的有毒物質盡快驅散干凈。如果車主趕時間,那么在行車時也應該開啟車窗,同時把空調風力調至最大,開啟外循環。同時,車內裝飾能不做就盡量不做,不要將有毒物質的源頭帶到車內。
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就有不適感,大于0.08mg/m的甲醛濃度可引起眼紅、眼癢、咽喉不適或疼痛、聲音嘶啞、噴嚏、胸悶、氣喘、皮炎等。
本次測試的測試車輛均為測試當天可以取用的車輛,所有測試數據僅針對參與測試的車輛本身,并不代表同類在售車輛都有相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