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檢測-汽車檢測-公共場所衛生檢測-裝修甲醛污染檢測-室內甲醛檢測 自來水檢測 飲用水檢測
北京、上海等多地持續出現霧霾天氣,令市場上標著“祛除PM2.5”字樣的空氣凈化器銷量徒增。不過,很多消費者買回空氣凈化器后,都反映空氣凈化效果不明顯,“更像安慰機”。
昨天,有媒體聯合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空氣凈化器做了測試,發現某些品牌的空氣凈化器效果被廠家夸大。因為廠家標出的祛除率達90%的數據是在實驗室環境測得,在生活中難以實現。
另外,日本媒體《BusinessJournal》日前還質疑離子功能空氣凈化器,認為離子功能有害。
松下飛利浦PM2.5祛除率僅四成
昨天,國內有媒體聯合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空氣凈化器做了一次實驗,測試對象是松下F-VDG35C和飛利浦AC4004。測試項目是甲醛、PM2.5、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在一寫字樓,空間大小為25立方米。
在測試中,松下空氣凈化器開啟3分鐘后,出風口處的0.3-2微米可吸入顆粒物數量由每升123萬降至每升106萬。根據實驗,該款空氣凈化器在完成一次室內空氣循環后,去除率只有40.6%,遠遠不及其宣傳的98%。
測試結果顯示,在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室內空氣循環過后,二者的甲醛、TVOC的下降率分別為:松下甲醛凈化率10.8%,TVOC凈化率2.5%;飛利浦甲醛凈化率15%,TVOC凈化率3.49%。
實驗室數據生活中難實現
宣傳效果跟實際效果差了這么多,空氣凈化器的宣傳是否欺騙消費者?
松下、飛利浦在說明書寫有,測試數據是在密閉實驗室里完成的試驗,而且運營時間是8小時。“實驗室里的環境跟現實環境有差別,現實生活中的空氣是流通的,就算門窗關緊,也不能完全密閉,再說了,人呼吸需要流通的新鮮空氣。”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教授級高工說,“在實驗室里,隔絕了外界的來源,那么污染物是會越來越少,但是,一開窗一開門,空氣一進來,室內室外的空氣質量又差不多了。”
家電消費網發現,不少空氣凈化器的宣傳單頁里都標注著數據是實驗室數據。但是消費者并不知道實驗室數據難以在生活中實現。而廠家促銷員也不會向消費者說明和解釋。
使用不當或對人體有害
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表示,空氣凈化器中的濾芯如果長時間不清洗或更換,不但起不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反而會成為細菌、病毒滋生的溫床,甚至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除此之外,市面上也有空氣凈化器是用“臭氧”來消毒的。“臭氧能消毒,一些醫院里就是用臭氧來消毒的。但是操作不當,長期使用,等臭氧積累到一定濃度了,就會影響人體健康,還可能會致癌。”現在新版的空氣質量檢測指標中,新增加的除了PM2.5、CO,就是臭氧。
近日,日本媒體《BusinessJournal》也對空氣凈化器離子功能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眾所周知,離子除菌功能的運作機理是:由離子產生器發出的活性酸素附在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和細菌上,去除其蛋白質成分中的氫元素,使其酸化,降低其活性,但在醫學上活性酸素也是造成老化和其他許多疾病的原因之一,雖然與居室的空氣分子數相比,空氣凈化器釋放出來的活性酸素比例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許多廠家對活性酸素危害性的選擇性失語行為不妥。目前,夏普等日本空氣凈化器使用了離子功能的技術。